研究揭示油菜籽品质改良关键机制 有望让菜籽油更营养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其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油菜籽品质改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这项研究揭示了正向调控维生素 E 和负向调控硫苷含量的分子机制,为油菜籽品质提升提供了关键的基因资源与技术支撑。
维生素 E 是人体和动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它就像身体的 “抗氧化卫士”,能调节免疫、延缓衰老,还对预防癌症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油菜籽饼粕中含有的硫苷,会降低其饲用价值,若能降低硫苷含量,油菜籽饼粕就能成为优质的牲畜饲料。所以,发掘调控油菜种子维生素 E 和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对油菜籽高品质育种意义重大。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运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互补、定点诱变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他们在甘蓝型油菜群体中,精准检测到与维生素 E 含量相关的主效 QTL-qVE.C02 ,并成功克隆出目标基因 BnaC02.VTE4。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该基因第二个内含子 3 剪接位点上 A 到 G 的碱基变异,正是导致油菜籽维生素 E 和硫苷含量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维生素 E 和硫苷生物合成通路对底物的竞争关系。这就好比两个工厂在争夺相同的原材料,了解了它们的竞争模式,就能更好地调控生产,以此来实现油菜籽高维生素 E 和低硫苷综合改良的育种目标。
据悉,该研究得到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创新工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记者宋雅娟)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做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这个春天,慢慢的变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大范围的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层次地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关键。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密相连、地域适应能力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学技术创新的腾飞。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